[组图]我会与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共同筹建的天井山地学科普基地进展顺利
我会与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
共同筹建的天井山地学科普基地进展顺利
      在广东省科协、韶关市科协的大力支持下,我会秘书处派员于9月26日赴广东省天井山林场,初步与该场商定了共同筹建天井山地学科普基地的事宜。10月30日,我会组织王  燕、贾建业、陈国能、刘瑞华、林希强等专家,赴天井山林场现场考察,对天井山的地学科普资源进行了挖掘。
    
 天井山属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风光优美。保护区内集中了全省海拔1500m以上的24座高峰中的19座,人称“广东”屋脊。在天井山发现的大片典型的花岗岩球状风化后形成石蛋、石峰等地貌,较完整地反映了花岗岩球状风化的过程,是罕见的地质遗迹。另外,天井山“铜锣瀑布”一带发现的巨大的“豹纹石”,经专家考证,是花岗岩侵入体边缘富含密集的、大小各异的包体所形成。其分布范围广,特征明显。因此说,天井山具有丰富的地学科普资源。
    
 据此,我们组织撰写了科普文章和专题报道,已在全国十余家权威媒体发表。同时,我会利用秘书处工作人员在文化界的影响等优势,发动文化艺术界大批名人为天井山地学科普基地题字,制作摩崖石刻,添加人文内涵,进一步宣传天井山的地学资源。
下一步,我会拟与天井山林场在共建天井山地学科学普及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地学科普资源、共同搞好天井山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基地以及地学科普馆的建设,并不断开发,使之成为我省今后举办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韶关路线的重要支撑点。
(摘自广东省地质学会2007年总结)
广东省地质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省内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地质科技工作者及其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学术性社团,是发展地质科技事业的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广东省民政厅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同时接受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的业务指导。